IRRC No. 880

编者按:阿富汗冲突

Reading time 1分钟阅读时间
下载
本文还提供

Abstract
2011年是"持久自由行动"发起10周年,也是美国及其盟友与塔利班开战的第10个年头。对美国人来说,这是本国历史上耗时最久的战争之一,但在美国部队开始轰炸阿富汗时,逾20年的内战、外国干预、暴政已使该国人民饱受摧残。绝大多数阿富汗人都在30岁以下¹——这一代人知道的只有战争、离乡背井和难以预料的将来。 对于一个在20世纪70年代末还没有什么公共基础设施的国家而言,统计数据反映出长达30年的战争造成的后果。阿富汗是世界上唯一女性预期寿命(不到44岁)低于男性的国家。婴儿出生死亡率超过150‰²。15-24岁的阿富汗人中识字比例为34%,男人识字的比例为50%,而女人仅为18%³。国内遍布地雷和未爆炸武器。没有一个市镇或村庄,没有一条街道,看不到被截肢男女老少的身影。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2009年就冲突对平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4,研究结果显示了人们所遭受的巨大苦难:超过半数受访者 (53%) 都有近亲死于战争,70%的受访者称其财产丢失或被毁。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曾受伤,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曾卷入战斗,五分之一的受访者曾遭拘押。冲突还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共计83%的受访者都曾被迫离开家园,通常是逃往巴基斯坦或伊朗寻求避难。 2010年,平民死亡人数创下2001以来的最高纪录5。各种武装团体的劫掠和报复行动,或联军对武装反对势力发起的空袭或地面进攻,都可能造成平民伤亡。这场冲突仍在造成大量人员流离失所。人们背井离乡,在城市边缘或巴基斯坦的难民营中过着朝不保夕、穷困潦倒的生活,他们比以往更容易受到极端恶劣气候的伤害。卫生保健的获取也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当地没有医疗设施,或仅仅因为环境太危险而无法赶到急救中心,导致妇女死于难产,伤病者失去生命。 阿富汗冲突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何在这片被冲突蹂躏了30年、带有强烈部族色彩、牵涉若干外部参与方的土地上恢复稳定;如何制定足以处理当前危机的法律;目标和工作方式各不相同、却在同一环境中活动的各个参与方如何开展人道行动。这两期关于阿富汗问题的《评论》专刊,旨在增进人们对这场重大冲突的理解,并探讨如何切实可行地改善阿富汗人民的命运。第一期专刊的目的是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相关历史、政治、社会和人文问题的复杂性。第二期则探讨冲突涉及的部分法律问题,以及人道行动在这种极其复杂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 在成为"全球反恐战争"第一个正面交锋的舞台之前,阿富汗曾是冷战的最后一个主战场。1979年至1989年,苏联为支持共产党政府而进行的干预引发了一场对平民百姓而言尤为残酷的战争,并导致大批百姓开始离开家园。通过一场同样具有破坏性的、不同派别、政党和军阀间的内战,苏联最终撤军,美国支持的"圣战者"推翻了政府。塔利班在1996年至2001年间建立的伊斯兰政权,使这场战争在该国的大部分地区得以终结。尽管塔利班政府恢复了安全局面,并禁止制造鸦片,但它在处理经济及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方面缺乏经验,它对伊斯兰教的看法又使阿富汗社会的大部分人对其持敌对态度,加上它对待妇女的态度、对哈扎拉少数民族的迫害和摧毁巴米扬大佛,使该政权受到国际社会几乎众口一词的责难。但最为致命的还是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主义袭击后,塔利班拒绝将奥萨马·本·拉登交给美国,以及他们允许基地组织在阿富汗设立训练营,从而引发美国攻打阿富汗。 然而,为了认清形势,我们必须退后一步,通盘考虑整个局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请威廉·梅利教授介绍该冲突的地理和历史背景。阿富汗战士已经证明,要战胜他们,仅凭技术上的优势是不够的。自英国在19世纪遭惨败以来,相继到来的"征服者"都对过往的溃败心有余悸。肯·盖斯特不仅提到了这一段动荡不安的历史,还提及自己在阿富汗与苏联的战争中担任战地记者的经历,目的是通过分析阿富汗人的心态,说明宗教和武装冲突之间的联系。设在伊斯兰堡的安全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伊姆提阿兹·古尔介绍了伊斯兰跨国网络的情况,其存在正是国际干预中的核心问题。 塔利班倒台之后,2001年12月在波恩举行的国际会议勾勒出新阿富汗的图景。曾于2008年至2010年任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首席人权事务官员的诺拉·尼兰德认为,为确保《波恩协定》的实施而听任政治和军事领导人逍遥法外的做法,与阿富汗人对正义的渴求相悖,并因此危及国家的稳定。 国际社会从那时起着手重建阿富汗,并取得了切实进展。珍妮弗·史密斯、纳塔莉·莉娅和沙比尔·艾哈迈德·卡玛瓦尔所介绍的国际法律基金会在阿富汗法院促进辩护权的工作,就是取得实际进展的例证。但国际社会真的能在这样一个政权机构如此守旧、权力如此分散的背景下建立"民族国家"吗?露西·摩根·爱德华兹曾于2004—2005年担任欧盟驻喀布尔特别代表的政治顾问,她分析了这项工作的局限性。 自此,有关重建和发展的论调取代了战争言论(也许来得有点太快了),却对逐渐重新抬头的武装反对派视而不见。对这一尚未命名的冲突予以承认的国际参与方寥寥无几,此时,关注的焦点已经转向伊拉克。武装反对派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变得更为激进。2003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代表里卡多·蒙吉亚遇害一事,使人道参与者第一次痛苦地认识到这种局面。多年来在该国与阿富汗人共同开展的工作似乎已付诸东流。中立、公正的人道行动仍能继续开展下去吗? 关于重建和发展的言谈不绝于耳,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2008年。阿富汗政府直到那时才开始与塔利班进行谈判,此前政府一直将塔利班列为恐怖分子,不与之打交道。这表明政府经过了几年的抗拒,现在终于承认武装反对派在战场上的实力不容小视。德国等其他政府同样不肯直言不讳,德国政府直到2010年还坚持将阿富汗局势称为"类似战争的局势"。 2009年,随着增派的3万士兵(至此,"持久自由行动"及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兵力达到14万)的到来、战事的加剧和新稳定战略的实施,冲突进入了新的阶段。逐步撤军应在这一年开始实施。对于卷入阿富汗的国家而言,确保阿富汗实现一定程度的稳定,特别是防止阿富汗再次导致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将是一场与时间的竞赛。没有人愿意看到历史重演。 过往的所谓"不对称冲突"(即正规部队与游击队的交锋)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展示了暴力的恶性循环,受到冲击的却是平民百姓。除了对受伤或被俘平民的直接攻击之外,更危险的是叛乱者采取了混杂于平民中的策略,而使平民和战斗员难以区分。由于这场冲突而被关押在巴格拉姆或关塔那摩人员的法律地位问题引发了激烈争议。此外,新的武器(如在数千里之外遥控驾驶的无人飞机)已经出现在战场上,而由手机引爆的简易爆炸装置则被用于伏击车队。 面对不对称冲突的屡次发生和技术进步的出现,国际人道法是否仍适用于当今的冲突? 让我们首先重申,武装反对团体应受法律约束。《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第二附加议定书》都规定了这一点。安尼萨·贝拉、吉勒·吉阿卡、斯图尔特·卡塞伊-马斯伦对可适用的法律进行了考察,认为人权法同样适用于塔利班;在他们看来,问题在于如何落实法律,因为与这些团体进行对话并非易事。要与之进行对话,从而鼓励他们更好地遵守法律,就必须理解他们对战争以及限制战争的规则的看法,即使他们的观念可能与国际法不同,甚至背道而驰。塔利班对其行动范围有明确界定,即《圣战者行为守则》 (Layha for the Mujahideen),并有自己的军事手册。《行为守则》说明了该团体的思维方式。巴基斯坦伊斯兰问题专家穆罕迈德·穆尼尔就其与伊斯兰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伊斯兰堡教授法律的萨迪亚·塔巴苏姆也以该法律为基础说明叛乱者在穆斯林世界的特殊地位。在评估国际部队和阿富汗政府的行动时,国际人道法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对国际舆论及阿富汗舆论都具有重大意义。遵守该法律是其获得合法性的重要标准之一,最终还将成为评定其成败的一个主要标准。 联军的进攻所导致的平民伤亡是阿富汗政府和国际部队关系中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卡尔扎伊总统在奥巴马总统当选后立即发出呼吁,要求他将联军的进攻严格限定于明确认定的军事目标。最近,他索性要求北约部队终止造成平民伤亡的行动。2009年,国际部队总司令得到额外援军,使其得以在限制空袭和夜间突袭的同时能够实施大规模进攻,此举意在尽可能避免造成人员伤亡,正是此类人员伤亡激起了阿富汗人的公愤,同时也壮大了反对派的队伍。 美国的战略是主张避免采用空袭手段,从而尽可能减少那些常常造成平民伤亡的进攻行动,虽然这样做有时可能会使地面部队面临更大危险,但平民伤亡将不利于各方争取普通百姓的合作。然而,这不仅仅是个战术问题——为防止普通百姓产生敌意而做出的限制平民伤亡的政治和行动选择,与法律的规定是一致的。区分战斗员和平民的义务、预期军事利益与平民伤亡相称、在攻击时采取预防措施,这些都是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必须得到遵守。罗宾·盖斯和迈克尔·思格里斯特关于冲突对敌对行为规则的影响的文章表明,国际人道法非但没有因阿富汗出现的新情况而过时,反而比以往更加重要。 就政策而言,特别是就中立问题而言,人道参与方在阿富汗面临巨大难题。联军的成员将塔利班及其盟友说成新的人类公敌,与之开展任何对话,即使是关于人道问题的对话,也会被视为与之串通一气。伊斯兰团体的激进化使其对外国援助组织采取断然拒绝的态度,即便这些组织是出于善意。 然而,除了政治或意识形态方面的姿态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使人道参与方在当地的形象遭到玷污。国际部队为赢得人们的好感,自行分发援助物资或发起发展项目。如此一来,人道行动不过就是军事指挥官武器库中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已。然而,在阿富汗这样一个部落和民族众多的国家里,抵抗"侵略者"似乎是唯一一个阿富汗人能够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如果援助物资是由携带武器的外国人分发的,还能指望赢得 "民心"(引用镇压叛乱行动的说法)吗? 此外,在塔利班倒台、新政权建立之后的数年里,以援助和发展为宗旨的组织站在了政府和国际部队一边,支持那些符合后者战略目标的稳定和重建言论。曾于1999年至2001年担任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驻阿富汗办事处主任的安东尼奥·多尼尼分析了人道参与者的活动同政治及军事目标相结合所带来的风险。 武装团体现正不断激增,其中有些还带有犯罪动机。各种各样难以预测、往往分属对立派别的团体,不仅限制了人道参与方与平民接触的可能,还持续威胁着少数在一线开展行动组织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某个村庄或山谷可能今天还准许进入,但无法保证明天是否仍然开放。与某个团体商定的协议根本不能肯定是否能够得到其对手(或只是另一个不同团体)的遵守。 各种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为应对这种不安全局势而采用的武装护送、私营安保公司护卫、藏身掩体等手段,使其看上去像是为政治和军事目标服务的工具。更糟的是,他们还可能被看作是西化阿富汗计划的工具。这些声称自己出于人道目的、实际上却不能始终保持中立或公正且难以独立的各种参与者,极有可能被视为一类而混作一谈,这是十分危险的。 2011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阿富汗的行动是该组织开展的最为广泛的一线行动。经过连续6年在巴基斯坦开展帮助阿富汗难民和伤者的活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1987年在喀布尔开设代表处,该代表处至今仍有从那时起就在那里工作的人员,他们根据30年间危机局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设法持续开展援助受害者的行动。例如,阿尔贝托·凯罗从1992年开始就负责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阿富汗的假肢项目,他通过自己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档案中甄选的黑白照片,回顾了他在阿富汗的岁月。 阿富汗对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而言是一个严峻考验,尽管如此,该组织还是坚决抵制援助组织现在流行的做法,即平常藏身于加固的高墙之后,出行时则利用武装护送。通过在其人道工作中严格遵循中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得以就遵守国际人道法的问题与所有冲突方保持对话。虽然局势充满变数,虽然争取接触到受害者仍是每天都要面对的难题,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阿富汗的行动已经表明,中立原则在冲突期间是何等重要。人道行动和研究方面的专家菲奥娜·特里特别获准了解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实地工作并查阅其档案,她介绍了关于中立原则在阿富汗的实践的研究成果。 《评论》还希望使阿富汗人有机会表达他们的观点。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的三位女性——阿富汗红新月会会长法蒂玛·盖拉妮、阿富汗独立人权委员会主席西玛·萨玛博士、纳伊卡拉协会主席泰巴·拉希姆——描述了各自充满勇气的行动,她们或与阿富汗的红新月志愿者合作、或与身处巴基斯坦的难民一起、或在国外开展行动,试图对政治参与方产生影响,并为当地的项目调集援助物资。从她们的陈述中,阿富汗问题的解决之道逐渐明朗,那就是教育、正义与法治、志愿服务,以及承认妇女在重建中的作用。 这两期《评论》集中讨论了与阿富汗有关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决策者对未来的思考,并向阿富汗人学习,他们曾说过一句在过去30年中都被当作耳旁风的名言:"你无法以血洗血"。                                                                                                                                                                                                                                                                                                                                                                                                                                                             主编  樊尚·贝尔纳   注:聚焦阿富汗问题的《评论》专刊是托尼·普凡纳博士的提议。普凡纳博士曾于2001至2010年担任本刊主编。在普凡纳博士离任之际,本《评论》谨对他为实现本刊的现代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予以高度肯定,并对他在任期间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感谢。 注释: 1. World Food Programme, 'WFP food security atlas for Afghanistan', available at: http://foodsecur-ityatlas.org/afg/country/socioeconomic-profile/introdu… (last visited 14 April 2011). 2. UN Data, 'Afghanistan', available at: http://data.un.org/CountryProfile.aspx (last visited 14 April 2011). 3. UNICEF, 'Afghanistan', available at: http://www.unicef.org/infobycountry/afghanistan_statistics.html (last visited 14 April 2011). 4.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ICRC Survey on the Impact of Armed Conflict on Civilians: Views from Afghanistan, 09-02-2010 Report, available at https://www.icrc.org/eng/resources/documents/report/views-from-field-re… (last visited 6 May 2011). 5. 见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公布的统计数据,in Afghanistan: Annual Report 2010: Protection of Civilians in Armed Conflict, available at: http://unama.unmissions.org/Portals/UNAMA/human%20rights/March%20PoC%20… (last visited 6 May 2011).  

继续阅读第 #880 期《红十字国际评论

阅读更多 樊尚•贝尔纳